【导读】在生活中有很多疾病会引起孩子发烧,而且发烧也是孩子很多疾病起病的最初症状。孩子在一年当中的发烧频率大约为3到7次,这是一个比较高的频率。一旦出现发烧的症状,父母会特别焦虑。无间断的给孩子测量体温,如发现体温攀升家长们会更加着急。孩子发烧分为低烧和高烧,那么你知道低烧高烧分别是多少度吗?

婴儿37度算发烧吗

婴儿37度算发烧吗?医学术语又称发热。发烧能支持免疫系统战胜感染剂,并使温度敏感型病毒和细菌不能在人体内顺利进行复制。

婴儿37度不算发烧,属于正常范围内。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.9℃-37.5℃。宝宝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,即口腔,腋窝及肛门。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.5℃-37.5℃之间;在口腔处为36.2℃-37.3℃之间;在腋窝处为35.9℃-37.2℃之间。通过测量后,凡超过正常范围0.5℃以上时,称为发热,不超过38℃称为低热。

这个情况家长们就需要注意了,建议可以进行物理降温,以及配合使用一些安全中药进行降温。超过39℃者为高热,这个情况就建议中成药联合西药,必要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。

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,新陈代谢较旺盛,体温较成年人稍高。一天中的体温也有波动,安静时体温较低,活动时体温较高,清晨2点-6点,体温最低,下午2-8点体温最高,波动幅度约为0.6℃左右。所以,孩子的体温有时候会随着周围温度而变化,只要孩子的精神可以,没有不明原因的哭闹就不用太过担心。

当宝宝低烧时,这时应该观察宝宝是否伴随感冒的一些常见症状,如鼻塞、流涕,咽红等。因为大部分的发烧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,并且以病毒感染居多。

许多父母也观察到,孩子容易在夜间发高烧。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成人高,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,容易发烧。孩子生病的时候,体力变差,睡得久。夜间长时间不进食喝水,当然体温升高。当孩子发烧时,那么家长们就应该及时针对孩子的情况选择正确地处理,物理降温、多喝水,同时 选用合适的退烧药,帮助孩子尽快地恢复,这里也要提示各位妈妈,因为孩子肝脏发育不健全,在使用西药退烧药时,一定不能过量,否则会导致对肝肾造成损害。

小孩发烧39度的症状

小孩发烧39度时,除了全身发烫以外,还伴有呼吸急促,有时还会有颜面皮肤潮红,脉搏加快,口唇干燥,尿量少而颜色深等症状。

如果小孩发烧到39度,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处理,发烧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治愈有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表现:

1、一直哭闹不停,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。

2、很难被唤醒。

3、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,他就哭闹。

4、脖子僵硬,不灵活。

5、手臂、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、痉挛。

6、神志不清,行动怪异(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,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)。

7、呼吸时伴有杂音。

8、不能吞咽任何食物,并不住地流口水。

9、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。

10、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。

11、脉搏微弱却快、急(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次;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次)。

12、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。

13、腹泻时大便中带血。

高烧和低烧哪个更严重

关于孩子发烧的知识,大部分父母都是从书本中得知。另外有一部分了解到的途径是朋友同事,少部分父母会从医护人员处学习到关于孩子发热的知识。这种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影响到了父母对孩子发烧的处理。很多父母在孩子的低热时还不是特别担心,一旦转为高热又会出现过度焦虑的情况。其实高烧并不一定比低烧可怕,低烧也并不一定就比高烧安全。

相对于高烧而言,儿科医生其实最担心的是孩子“烧不出来”,也就是孩子一直徘徊于低烧的状态。发热实际上是人体在遭遇疾病后所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是机体正在对抗感染的表现,所以高烧和低烧并不能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。有的孩子虽然发着高烧,但是精神状态良好,也不影响吃喝,这时的高热其实一点都不可怕。

但是对于体弱多病的孩子来说,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差,当病原体入侵后免疫系统无法调集力量对抗病原体,所以即使病情非常严重,体温也持续徘徊在低烧状态,这时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。长期低烧会对孩子机体的调节功能产生影响,降低机体的活力,使孩子身体素质越来越弱,所以孩子低热家长要重视起来。


参考资料